×
全国服务热线:0871-63614058
投资者教育
INVESTOR EDUCATION
【2025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活动】岁末年初防范非法金融在行动
时间:2025-02-05 点击次数:1287次
分享到:




为了广泛传播金融理财知识,切实提升投资者金融素养和风险识别能力,我们密切关注当前金融风险高发领域,精心挑选编辑一系列真实案例,以案例解读剖析犯罪手法,鼓励大家掌握识别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技巧。


01

梦幻养老基地背后的陷阱

案情回顾

肖某某、陈某等人以“打造梦幻养老基地”为诱饵,成立了多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他们描绘了一个充满阳光、绿意和关怀的养老天堂,承诺投资者不仅可以享受高额的固定收益,还能优先入住这个理想的养老之地。然而这只是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养老基地的建设遥遥无期,而他们通过打电话、发传单、开推介会等手段非法吸收的562万余元大多被用于个人挥霍。受害者中大多数是满怀期待的老年人。


风险揭示

虚假宣传:不法分子用美好的愿景和承诺,掩盖了背后的非法目的。

非法集资: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就向公众吸收资金,这是典型的非法集资行为。

资金安全无保障:老年人的投资款被用于非法活动,一旦事发,资金往往难以追回。


02

新型养老模式的陷阱

案情回顾

郑某在X县成立某某健康生活馆。该生活馆注册成立以来,向老年人大肆宣扬国家大力倡导消费养老、投资返利,只要花钱办卡成为公司会员,免费旅游,公司获得国家扶持,市场前景广阔,并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非法吸储老年人100余人,涉案资金800余万元。


作案提示

1.锁定老年群体,宣传方式隐蔽。该公司雇人在各大广场、交通主干道等处向老年人发放传单并以赠送礼品方式吸引老年人到公司了解新型养老模式,播放宣传视频,逐渐引诱老年人上当投资。

2.紧跟当前政策热点,变换名目迷惑性强。随着打击非法集资工作的深入,宣传教育力度的逐步增大,群众对传统的非法集资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消费养老、投资返利,国家扶持项目”政策一知半解,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3.理财项目繁多,利诱形式多样。该公司以投资返利养老,设定种类繁多的理财档次,银卡、金卡、钻石卡、白金卡、翡翠卡,并通过旅游现场投资享有“礼品奖励”“红包奖励”“增值奖励”等奖励方式诱骗老年人追加投资款。


风险提示

1.选择养老服务机构,一定要看看该机构是否具备实施养老服务或提供养老产品的资质,看看机构是否按照民政部门要求收取预收费、押金等。要高度警惕以收预付费、床位费、办理VIP会员等名义承诺还本付息或给付其他回报的营销,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2.有些渲染健康养老等新型健康养老模式的机构,实质是蹭政策热点,变换名目非法集资。请老年朋友警惕以办理会员卡获得不同等级返利的非法集资模式。无利不起早,空手套白狼,天下没有免费消费、低价消费的好事。


防范建议

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投资理财要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充分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金融机构的产品,如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公募基金等,稳健投资。不要被一夜暴富的幻想冲昏头脑,牢记“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

多学习金融知识

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基本的金融知识,关注金融监管政策变化。可以阅读金融书籍、参加线上线下的金融知识讲座,提升自己的金融素养,增强辨别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只有自己懂行,才能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保护好自己的财富。

谨慎投资,不轻易转账

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务必仔细研究项目背景、公司实力、资金流向等关键信息。对于要求提前转账、缴纳各种费用的投资项目,坚决说“不”。哪怕是熟人介绍,也不能放松警惕,毕竟涉及钱财,谨慎无大错。